深圳中山公园景点介绍50_深圳中山公园景点介绍

中山公园开放时间:7:00-17:00

中山公园景点介绍:

中山公园位于中华路南侧,占地面积16.1万平方米。始建于1924年。日伪时期叫千代田公园,中国人被限制入园。解放后经过四十年的规划建设,成为沈阳市的重点公园之一。园内绿树红花,假山亭阁,小桥流水。虽地处繁华闹市区却自有一种宁静。占地两面万多平方米的儿童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,建有高40米的高空缆车、宇宙飞船、电动木马、小火车、碰碰车、空中电动转椅、弹跳小城堡等设施。

公园经常举办花卉、彩灯、冰灯展览,每年的展出期间,游人络绎绝,高峰时人山人海。

中山公园在近百年的园林建设中,构成以大树、草坪、山林、水面等自然风光为特色的、中西园林文化相融合的、具有浓厚的近代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园林。由于公园园地扩展的特殊历史原因,公园土地平面呈极不规则形状,形似倒置的高跟鞋,其中北部园地是原兆丰花园的一部分,南部园地是逐年购并的园地,逐年形成了以英国式园林风格为主体,辅以中国传统园林、日本式园林、植物园观赏区等多种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园林景观。

英式园林景观是公园的主体景观,在公园内分布较多。除已于199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的大理石亭风景区外,还有大石桥景区 、后园门景区 、开放式广场绿地以及大悬铃木景区等,都是精心保留下来的英式园林造景艺术的杰作。各景区都带有草坪,有的视野深阔,绿化富有层次,有的树荫浓密,景物发人幽思。大石桥景区,桥下陈家池的水面平静如镜,透过左岸香樟林和右岸水杉林,向远处望去,湖岸曲折,岸上是坡度平缓起伏的草坪,远处绿树浓密,掩映着山坡上的观景平台,英式建筑风格的公共厕所点缀其间,再远处是公园外面的始建于民国6年(1912年)的英式公寓建筑——西园大厦,整个景区布局犹如浓墨重彩的西洋画,富有情趣。

在公园早期的园林建设规划中,没有中国传统式园林的地位。随着公园向南扩展园地,利用原有的河浜围成“荷花池”后,才有了一个称之为“中国园”的园地。这片园地有西山坡、荷花池、牡丹园、四角亭等景点。其中牡丹园精筑细构,四季有花,是公园以花境造景的精华。牡丹园建于1956年,内有始建于民国5年(1916年)的牡丹亭(原中国式凉亭,1925年因建大理石亭移置现址)。在牡丹园观赏牡丹,可以领略到上海历史上有名的“法华牡丹”的文化氛围。此外,带有中国传统造景艺术特点的还有山水园景区、鸳鸯湖景区、六角亭景区、月季园景区等,各具特色,别有境界。

在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期间,到公园游览观光的外国游客中以日本人为多,他们大多携家带口到公园内游玩或野餐。为迎合日本游客的游园兴趣,工部局聘请日本横滨园艺师在园内设计建造“日本园”,以日本造园风格设计公园景观,主要景区有樱花林(樱花亭)、东(带状)假山游览区等。

建园伊始,公园就规划在兆丰花园原有树林的基础上,以中国特产树种如银杏、香樟、水杉、雪松等为主,建造一座树木品种丰富的“植物标本园”。植物园除中国本土树种,还陆续接收移植了外国侨民从国外带来的花草树木等。经过20多年的努力,至民国24年(1935年)逐步形成规模,使兆丰公园成为上海唯一植物品种丰富的公园,里面树木花草种类极多,一年四季都有花开着。民国35年,上海市工务局为将植物园改建成为全国最大的“植物标本园”,广泛收罗珍稀树种,计有乔灌花木共62科、177个种,并按照植物进化的顺序将移植来的树木进行聚栽,设置游览路线。但在上海解放前夕,国民党军队为修筑工事成批砍伐树木,使植物园树木受到损害。解放以后,通过不断调整、更新树木品种,又分别辟建了棕榈林、银杏林、水杉林、桃树林、腊梅林、香樟林等,使植物园景观布局更趋完美。2002年公园内有乔灌木52科、103个种。树木大多数是积年老树,以香樟、银杏、悬铃木、水杉、雪松等为五大特色树种,属于珍稀树种的有香榧、英国栎、朴树、刺楸等,全都长势良好。这些树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,树龄一般在50年以上,或聚栽,或散植,别有韵味。特别是高大乔木,树干粗壮,冠盖如云,枝叶茂盛,荫翳蓊郁。